完成4億元A輪融資不到兩月, 百果園 就將北京規模最大的連鎖水果超市品牌果多美收入囊中。昨日, 百果園 和果多美宣布雙方將會以注資、換股等方式進行戰略重組,重組后企業將采取雙品牌運營。
據記者了解,雙方持股比例暫未明確,將根據各自的營收和盈利水平來決定。 百果園 董事長余惠勇表示,收購只是剛開始,還會繼續進行下去。
自主結合
兩個月前,由天圖資本領投3.5億元,廣發信德、前海母基金等投資機構進行跟投, 百果園 宣布完成4億元A輪融資,成為水果零售業的首個融資案例,也是行業內最大一筆融資。
彼時,天圖資本首席投資官馮衛東曾放話,“對于那些能和 百果園 形成競爭的企業,要不幫助 百果園 打敗它,要不就收了它”。
不過,余惠勇對北京商報記者明確表示,此次和果多美的并購重組,是由自己和果多美創始人才金濤一手促成,達成意向后才轉告天圖資本。
果多美2009年創立,經過六年發展已經成為北京地區規模最大的水果連鎖超市,擁有將近50家門店,覆蓋近百個社區和商圈。8月初,已經在全國達到千家連鎖規模的 百果園 進軍北京。
目前在京布局僅剛過個位數。余惠勇認為,“雙方有不同的商業模式和不同的消費群體,并購重組后可以全面覆蓋大眾消費市場和中高端消費市場,還可以共享供應鏈、零售經驗和管理人才”。
重組后,余惠勇將兼任果多美公司董事長,才金濤將出任果多美董事兼 百果園 首席戰略官。全時便利店前任總裁張云根出任果多美董事總經理,負責具體運營,并逐步進行改革,以實現與 百果園 在零售端和供應鏈等業務融合。
雙品牌滲透
拿下果多美之后,余惠勇表示,這只是并購的開始。余惠勇向記者介紹,不同于TMT(科技、媒體和通信)行業互相并購重組,以求擴大市場規模和用戶數量, 百果園 并購更看重資源互補。
據記者了解, 百果園 和果多美將保持雙品牌獨立運營,分別向中高端消費和大眾消費市場滲透,果多美也將啟動全國擴張。 百果園 之后收購的水果連鎖品牌將根據不同的定位進行翻牌,最終在全國范圍內都統一為上述兩個品牌。
對于融合后如何運作,張云根表示:“最重要的任務是打通和聚合兩家公司的前端和后端,實現資源充分利用。”在前端,要打通兩個品牌的消費群體,即一卡購物;在后端,對整個供應鏈進行整合,保證分級、倉儲、物流處于最佳狀態,以降低運營成本。
對 百果園 來說,北京在全國網絡中還是一個孤島,供應鏈成本極高。店內八成比例的水果都是由上海或深圳運輸而來,有些小批次的單品,是從產地直接空運過來,其他20%才在當地采購補充。
中國果品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魯芳校表示:“此次并購對于果品行業甚至是生鮮行業將產生深遠影響,果品行業的競爭由區域性的競爭走向跨區域性競爭,由經營管理的競爭走向產業鏈之間競爭,行業整合的大幕已經開啟。”
反噬O2O
在實體門店遭遇電商威脅的市場大背景下,余惠勇認為, 百果園 與果多美友好并購重組,不僅避免電商和O2O企業常見的燒錢大戰,重組后形成了完善的供應鏈和線下門店布局,將成為水果O2O企業繞不開的基礎設施。
“ 百果園 將采取與各家O2O平臺開放合作戰略,目前與 百果園 達成合作的O2O平臺有京東到家、小美快購等,與更多O2O平臺的合作正在洽談中。”
不同于日用百貨商品受電商打擊明顯,盡管各大電商對生鮮投入重金,但不可否認生鮮的主動權仍然在線下門店。余惠勇坦承,在電商面前, 百果園 的腰板還是硬的。
“門店做好了再做線上非常容易,但線上來做線下店卻是一件難操作的事情,這也是線下水果店的機會所在。
除了入駐平臺,雙方也各自開發了App,果多美App剛剛上線,消費者可以基于社區定位進行選購,由門店人員配送。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百果園收購果多美 重組后雙品牌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