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外資 百貨 第一店,進入中國22年的百盛集團在中國市場曾經創造了輝煌業績,但近年來,隨著市場的變化, 百貨 行業受到多方面沖擊和影響,百盛集團在中國市場的業績也每況愈下,持續虧損,頻頻關店。
市場整體消費疲軟和消費升級所帶來的影響對傳統 百貨 業所帶來的沖擊繼續發酵,從上市公司已披露的上半年業績報告可以看出,多數 百貨 公司今年上半年整體業績依然呈現大幅下滑態勢, 百貨 公司普遍陷入經營困境,甚至遭遇生死考驗。如何困境突圍已成為 百貨 企業亟待破解的難題。
業績下滑態勢加劇
8月5日,百盛集團發布2016年上半年盈利預警稱,預期至6月底止六個月錄得的虧損將較去年同期增加超過100%,主要由于內地消費意欲疲弱導致收入下跌。
作為外資 百貨 第一店,進入中國22年的百盛集團在中國市場曾經創造了輝煌業績,但近年來,隨著市場的變化, 百貨 行業受到多方面沖擊和影響,百盛集團在中國市場的業績也每況愈下,持續虧損,頻頻關店。去年全年,百盛集團整體虧損1.83億元;今年一季度,百盛集團虧損收窄至1779.2萬元,而上年同期則虧損了2732.9萬元。
不單百盛集團,其他 百貨 上市公司的業績也不好看,業績持續下滑在 百貨 行業已成為普遍現象。
已發布了2016年半年報的新華 百貨 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7億元,同比下降0.72%,但報告期內凈利潤只有0.38億元, 同比大幅下降69.24%。
杭州解百2016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度,營業總收入約為25.15億元,同比減少8.7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10億,同比減少20.52%;每股收益為0.15元,同比減少21.05%。報告稱,營業收入和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降的原因在于,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大,零售市場整體增長持續放緩。
在全國經營和管理著 29 家 百貨 店和 17 個購物中心的銀泰商業集團近年來一直是 百貨 行業的改革先鋒,但這也未能令其幸免于業績下滑。根據銀泰商業集團發布的 2016 年上半年財報,截至 6 月 30 日,銀泰上半年的同店銷售額跌幅為 4.1%。
目前,銀泰在國內共有 45 間門店,開業超過一年的 43 間門店中,超過一半都存在銷售額的下跌的情況。其中,業績最差的 百貨 店是河北唐山銀泰城,今年上半年這家店的營業額跌幅高達 37.8%。
廣百股份則預計2016年1至6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同比下降30%至0%。
百貨 經營增長乏力令人失望,萬達集團在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中已經將萬達 百貨 剔除在外。
據中國 百貨 商業協會數據顯示,調查的80家規模較大 百貨 企業,2015年銷售總額同比增長9.3%,利潤總額卻下降12.05%,銷售利潤率下降19.53%。
關店潮繼續蔓延
由于業績大幅下滑、回天乏術,很多 百貨 企業迫于經營壓力不得不關店求生。
以百盛集團為例,與業績下滑相對應的是,百盛近年來連續在全國關閉了多家門店。數據顯示,2012年至今,百盛總共關閉了11家效益不好的門店。在陸續關閉貴陽、石家莊、北京等地的門店后,今年3月,經營了約20年的重慶大坪百盛閉店;隨后,開店22年之久的西安東大街百盛也于今年6月宣布停業。
新華 百貨 今年上半年業績大幅下滑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去年關閉了其最大的 百貨 門店——東方紅店。2012年至2014年,東方紅店年均營業收入占公司年均營業總收入的約20%,經營所產生的利潤貢獻約為25%。如今,這家曾經為新華 百貨 業績作出重要貢獻的 百貨 店已由王府井集團接手改成了奧特萊斯。
今年以來, 百貨 店關店轉型現象依然不斷上演。作為 百貨 行業的領軍企業,王府井集團今年3月就關閉了其位于重慶的解放碑王府井 百貨 ,經過數月調整,這家 百貨 店正式轉型為品牌折扣店,并更名為“王府井奧萊”。
曾經是中國時尚 百貨 標桿的NOVO 百貨 去年已關了5家門店,今年又將其位于重慶的最后一家門店關閉。
就在上個月月底,位于青島市內最繁華商業地段香港中路上的青島陽光 百貨 貼出關店公告,稱將于2016年8月28日正式停止營業。這家中國首批“金鼎級 百貨 店”直到公告關店的那一刻也沒想好未來轉型的方向是什么。
而此前,位于淮海店的上海太平洋 百貨 也由于經營困境而面臨著關店停業的抉擇。
和其他行業關店、開店并存的情況不同,在 百貨 行業,在 百貨 店頻頻關閉的同時,卻鮮見 百貨 新店開業的消息。
一位業內高管告訴中國商報記者,當前 百貨 企業90%以上依然靠二房東似的聯營租賃模式,這已遠離了商業零售的本質,因此傳統的商業零售亟待轉型。與此同時,商業設施過剩,同業無序競爭也是造成當前行業困境的原因之一。
此外,包括房租和人員工資等在內的經營成本不斷攀升令本來就增長乏力的 百貨 店經營不堪重負。可以預見的是,2016年 百貨 業關店潮將繼續蔓延,更多的 百貨 店將面臨被關閉的命運。
未來往哪里去
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和消費需求升級,很顯然,傳統 百貨 店已經很難適應市場。但行業普遍的觀點是, 百貨 店并不會從市場消失。那未來 百貨 店的發展趨勢又是什么呢?
7月28日,王府井集團在華東地區的第一家購物中心宣布落戶江蘇南京。這家多年來一直堅持做 百貨 的大型商業企業已經將轉型的主要方向鎖定了購物中心和奧特萊斯這兩種布局。
在大洋彼岸,美國知名的 百貨 企業西爾斯 百貨 業早在今年2月也推出了一個時尚的面積達22萬平方英尺的示范店。新商店比西爾斯其他品牌折扣店高幾個檔次,以其柔和發光的背景,各個不同品類但相關聯的商品進行了便捷的分組擺設,巧妙地安裝了落地架。
同時為了時尚展示和讓顧客快速到達收銀處,使用了大面積的墻壁設計。經過三年的發展,這個兩層商店呈現出了幾個突出特性,這些特性已經在其他實體店測試過,并且在未來幾年將會在822家連鎖店中的700家中重建。
西爾斯集團董事長表示,建立在自己的優勢和合理的部門延伸之上,未來的商店會是一個真正強而有力的特色業務的集合體,能使它在所有商店架構中占主導地位。產品的視覺擺設作為吸引客戶的亮點,必須是完整無誤的。
有業內人士指出,過時的 百貨 店未來有望成為垂直的購物中心。 百貨 店的邊界將越來越寬泛,定義將越來越模糊, 百貨 店會變得越來越不像 百貨 店。
在未來,新奇、時尚、愉悅、超值等體驗將成為 百貨 店的主要元素,各種跨界,各種混搭,各種組合創新,各種搭配顛覆,各種網絡元素、移動科技、電商概念等等,將越來越多地出現在 百貨 店內, 百貨 店的社交和娛樂色彩將越來越濃厚。
當然,對于中國傳統 百貨 業而言,即使看清了未來的方向,如何轉換觀念、提高基于零售本質的經營水平和創新能力才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上半年業績下滑態勢加劇 百貨業遇生死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