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原因導致大量團購網站走向衰???
1、 奢侈型服務轉化率低
能夠提供“驚艷”折扣的團購價,大多是奢侈型服務商家。例如:SPA、美容美發、高檔酒店自助餐、瑜伽課程等等。因為只有奢侈品才能給商家提供足夠高的利潤率拿來做優惠。然而,“驚艷”的價格吸引來的顧客并不是精準的目標顧客,不僅轉化率低,而且會讓全價購買的忠實顧客降低滿意度,甚至流失。
2、 價格錯位造成品牌傷害
團購價格和全額價格差異過大,會給顧客帶來心理上的巨大沖擊,尤其是全額、長期購買的忠實顧客,看到如此大的價格差異,會對品牌產生負面情緒。同樣,商家也得不償失,團購讓新老顧客延續率差的同時,還傷害了多年辛苦建立的品牌。
3、 用戶體驗差缺乏粘性
團購原本是靠低價吸引顧客,但低價并沒有提高顧客的粘度。相反,在激烈的競爭之下,各家團購網站紛紛祭出價格戰來搶奪顧客,而在用戶體驗上并沒下多少功夫,結果顧客不斷尋找價格最低的團購訂單,用戶粘性差。
4、 誠信缺失引發危機
團購質量投訴數量一直是居高不下,不少看似“華麗”優惠的團購,實際是“偷梁換柱”或者“抽條灌水”,顧客現場體驗感差。誠信缺失的結果就是更多的顧客流失,甚至不少顧客感覺是“被欺騙”,從而發布負面口碑傳播。
團購網站回歸本地化服務,或將回暖?
盡管2011和2012年讓團購行業經歷了暴風驟雨,但是并沒有終結中國的團購行業,更不能因此而否定O2O模式的未來。事實上,在風雨飄搖中,已經有部分團購網站正在逐步擺脫“瘋狂燒錢”和惡性競爭的漩渦,回歸常態化的營銷模式,通過精耕本地化服務,搭建良性團購生態系統。根據團800統計,截至2012年底,在團購總成交額213.9億元中,本地服務產品銷售總額192.4億元,占比達到89.9%,而網購類團購的銷售額為21.6億元,僅占總體一成左右。
團購網站要抓住回暖的機會。
首先,深度挖掘本地生活服務類的優勢和資源,為消費者提供更便利、更別致的服務,例如團購和LBS(基于位置的服務)結合起來,方便消費者搜尋和比較。
其次,精耕細作,重視商品質量,重視合作商家的服務質量,通過與大公司、大品牌合作,讓消費者享受高性價比而非低價低質的商品和服務。
再次,提升自身的服務質量,從而增加消費者的滿意度,例如:“團購三包”服務。
最后,增加消費者個性化服務,例如:微信語音客服等,從而增加顧客的粘度。
團購行業正在經歷理性的行業洗牌,只有真正做到為消費者貼心服務、提供精品的團購網站,才有機會存活下來。相信通過行業整合,團購網站可以擺脫嚴寒,找回春天。更希望團購行業回歸理性化、常態化競爭,做好本地化服務,讓消費者真正受益,團購行業才能蓬勃發展。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團購燒錢后理性回歸,本地化服務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