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商品配置表制作的技術要領
我們說超級市場的經營與傳統零售業不同,其技術含量較高,在商品配置表的制作上就充分體現了技術性要求。 日本的超市經營業者總結出許多商品配置表制作的技術要領,掌握了這些要領將會較容易地制作出商品配置表來。
1、決定每一個中分類商品的陳列排面。
在規劃整個大類商品的配置時,每一個中分類商品所占的營業面積和陳列排面數首先要決定下來,這樣才能進行單品項的商品配置。例如:膨化食品要配置高165cm,長90cm,寬35cm的單面貨架三座,這樣決定后,才能知道可配置多少單品項商品。
2、 商品陳列 貨架的標準化。
超級市場所使用的陳列貨架應盡量標準化,這對連鎖的超級市場尤為重要。使用標準統一的陳列貨架;在對所有門店每一分類的商品進行配置規劃時,只要一種至多2—3種商品配置表就可進行全部的商品配置與陳列管理,不至于出現一個門店一種配置或一種陳列的現象。
3、單品項商品的資料卡設立。
每一個單品項商品都要設立資料卡,如商品的品名、規格、尺寸、重量、進價、售價、供貨量等,這些資料對制作商品配置表是相當重要的。
4、設置商品配置實驗架。
商品配置表的制作必須要有一個實驗階段,即采購人員在制作商品配置表時,應先在實驗貨架上進行試驗性的陳列,從排面上來觀察商品的顏色、高低及容器的形狀是否協調,是否具有對顧客的吸引力,缺乏吸引力可進行調整,直至協調和滿意為止。
5、特殊商品采用特殊的陳列工具。
對特殊陳列的商品不能強調貨架的標準化而忽視了特殊商品特定的展示效果,要使用特殊的陳列工具,這樣才能展示特殊陳列商品的魅力。在超級市場的經營中,最近幾年出現了這樣的趨勢,消費者對整齊劃一和標準的陳列感到有些乏味,因此,用特殊陳列工具配置特珠商品,可以增強賣場的活性化,改變商品配置和陳列的單調感。
6、單品項商品的陳列量與訂貨單位的考慮。
一般來說由配送中心送配貨的超級市場其賣場和內倉的商品量是日銷售額的1.5倍,對每一個單品項商品來說也是如此,即一個商品平均日銷量是12個,則商品量為30個。但每一個商品的陳列量還須與該商品的訂貨單位一起進行考慮,其目的是減少內倉的庫存量,加速商品的周轉,每個商品的陳列量最好是1.5倍的訂貨單位。如一個商品的最低訂貨單位是l 2個,則陳列量設定在18 個,該商品第一次進貨為2個單位計24個,18個上貨架,6個進內倉。當全部商品最后只剩下貨架6個時,再進一個訂貨單位12個,則商品可以全部上貨架,而無須再放進內庫,做到內倉的零庫存。一個超市的商品需要量與日銷售額的比例關系是該店銷售的安全保有量。而單品項商品的陳列量與訂貨單位的比例關系,則是在保證每天能及時送貨的條件下的一種零庫存配置法。可以說我國的超級市場由于受交通條件和配送中心配送能力制約,目前還做不到這一點。因此內倉的商品量可適當增加。
7、商品配置表的設計。
商品配置表是以一座貨架為制作的基礎,一張配置表代表一座貨架,貨架的標準視每個超市的場地和經營者的理念而定。商品配置表格式的設計,只要確定貨架的標準,再把商品的品名、規格、編碼、排面數、售價表現在表格上即可。也有的把商品的形狀畫到表格上,但這些必須借助于電腦來設計,其投資就相對地大。
我們說超級市場的經營與傳統零售業不同,其技術含量較高,在商品配置表的制作上就充分體現了技術性要求。 日本的超市經營業者總結出許多商品配置表制作的技術要領,掌握了這些要領將會較容易地制作出商品配置表來。
1、決定每一個中分類商品的陳列排面。
在規劃整個大類商品的配置時,每一個中分類商品所占的營業面積和陳列排面數首先要決定下來,這樣才能進行單品項的商品配置。例如:膨化食品要配置高165cm,長90cm,寬35cm的單面貨架三座,這樣決定后,才能知道可配置多少單品項商品。
2、 商品陳列 貨架的標準化。
超級市場所使用的陳列貨架應盡量標準化,這對連鎖的超級市場尤為重要。使用標準統一的陳列貨架;在對所有門店每一分類的商品進行配置規劃時,只要一種至多2—3種商品配置表就可進行全部的商品配置與陳列管理,不至于出現一個門店一種配置或一種陳列的現象。
3、單品項商品的資料卡設立。
每一個單品項商品都要設立資料卡,如商品的品名、規格、尺寸、重量、進價、售價、供貨量等,這些資料對制作商品配置表是相當重要的。
4、設置商品配置實驗架。
商品配置表的制作必須要有一個實驗階段,即采購人員在制作商品配置表時,應先在實驗貨架上進行試驗性的陳列,從排面上來觀察商品的顏色、高低及容器的形狀是否協調,是否具有對顧客的吸引力,缺乏吸引力可進行調整,直至協調和滿意為止。
5、特殊商品采用特殊的陳列工具。
對特殊陳列的商品不能強調貨架的標準化而忽視了特殊商品特定的展示效果,要使用特殊的陳列工具,這樣才能展示特殊陳列商品的魅力。在超級市場的經營中,最近幾年出現了這樣的趨勢,消費者對整齊劃一和標準的陳列感到有些乏味,因此,用特殊陳列工具配置特珠商品,可以增強賣場的活性化,改變商品配置和陳列的單調感。
6、單品項商品的陳列量與訂貨單位的考慮。
一般來說由配送中心送配貨的超級市場其賣場和內倉的商品量是日銷售額的1.5倍,對每一個單品項商品來說也是如此,即一個商品平均日銷量是12個,則商品量為30個。但每一個商品的陳列量還須與該商品的訂貨單位一起進行考慮,其目的是減少內倉的庫存量,加速商品的周轉,每個商品的陳列量最好是1.5倍的訂貨單位。如一個商品的最低訂貨單位是l 2個,則陳列量設定在18 個,該商品第一次進貨為2個單位計24個,18個上貨架,6個進內倉。當全部商品最后只剩下貨架6個時,再進一個訂貨單位12個,則商品可以全部上貨架,而無須再放進內庫,做到內倉的零庫存。一個超市的商品需要量與日銷售額的比例關系是該店銷售的安全保有量。而單品項商品的陳列量與訂貨單位的比例關系,則是在保證每天能及時送貨的條件下的一種零庫存配置法。可以說我國的超級市場由于受交通條件和配送中心配送能力制約,目前還做不到這一點。因此內倉的商品量可適當增加。
7、商品配置表的設計。
商品配置表是以一座貨架為制作的基礎,一張配置表代表一座貨架,貨架的標準視每個超市的場地和經營者的理念而定。商品配置表格式的設計,只要確定貨架的標準,再把商品的品名、規格、編碼、排面數、售價表現在表格上即可。也有的把商品的形狀畫到表格上,但這些必須借助于電腦來設計,其投資就相對地大。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商品配置表管理(三)